

自學者和學生的區(qū)別,不在于知識的廣度,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異。 by 米蘭·昆德拉
人天生就懂得忠于自己,拒絕自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。如果你經(jīng)常性地違背自己的意愿行事,也就是不得不拋棄本真而對自己虛偽,就只有一種情況,那就是你還未強大到能不依賴于任何人。 by 蔡壘磊
你總是偷偷猜測著我的時間
當你身無分文時經(jīng)歷的世界更徹底。 from 《巴黎倫敦落魄記》
丹麥有心理醫(yī)師在5年跟蹤調(diào)查4133名職業(yè)人士后,得出結(jié)論:職業(yè)焦慮癥,男女大不同。
(15px,#757272,行間距1.8倍,兩端對齊,頁邊距15px)
即使在清貧的歲月,也不能失去對幸福美好的向往,那些擺脫平庸的夢總能編制我們簡單的生活,為我們簡單的時光點綴希望。不能說我們總要多熱愛生活,但總要有一顆懂得欣賞和珍惜的心。 from《布魯克林有棵樹》
極不切實際的夢想即使沒有實際權(quán)力做后盾,一樣可以讓人產(chǎn)生最大無畏的膽氣。這是因為,懷有大希望者的力量可以有最荒謬的來源:一個口號、一句話或一枚徽章。 from 《狂熱分子》
人生的困擾大抵來自四個方面:不可避免的死亡,內(nèi)心深處的孤獨感,我們追求的自由以及生活并無顯而易見的意義可言。 by 歐文·亞隆
世界沒有悲劇和喜劇之分,如果你能從悲劇中走出來,那就是喜劇;如果你沉緬于喜劇之中,那它就是悲劇。 by 上德若谷
《殺死一只知更鳥》
《殺死一只知更鳥》是公認的美國文學經(jīng)典,而它在教育領(lǐng)域的意義卻使其突破了國界,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成長小說之一。
你不要以為手中拿著槍就是勇敢,真正的勇敢是你知道什么是正義,并堅持不做不義的事。 by 蘇更生
點擊上方藍字“135編輯器”一起玩耍
我們總是喜歡拿“順其自然”來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坎坷,卻很少承認,真正的順其自然,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后的不強求,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。 by 瑞卡斯